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细胞培养 谨防污染

细胞培养 谨防污染

在进行细胞培养、微生物无菌检测时

被细菌、真菌、酵母菌污染

真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

各种菌种污染五花八门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判别

细菌污染、真菌污染、酵母菌污染呢?

一起看看吧……


NO.1 细菌污染

image.png


细菌污染是细胞培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污染之一,其污染源主要是实验室人员、环境、服装、实验用器具等,主要种类有: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前者如枯草杆菌、葡萄球菌等,后者如大肠杆菌、假单胞菌等。



肉眼观察



受细菌污染后,培养液会变浑浊,表面出现薄膜、泡沫或斑块,PH值下降,也有少部分肉眼观察几乎没有变化,只能在镜下发现菌体才知污染情况。

image.png



10倍显微镜下观察



被污染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胞浆出现大量颗粒细胞变圆或者崩溃,从壁上脱落死亡。一般细菌污染进程很快,大约污染一两天后肉眼就能显著观察到变化。

image.png

NO.2 真菌污染

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过程中最常见的另一种污染,尤其在梅雨季节,霉菌污染尤为严重。另外,由于真菌可以通过孢子繁殖,因此一旦污染很容易发生扩散。



肉眼观察



霉菌污染的细胞培养液短期内一般不会浑浊,可在培养液表面形成白色或黄色漂浮物(斑点状),真菌会与细胞抢夺营养,还会释放次级代谢物毒害细胞,造成细胞活力变差,生长速度变慢,甚至死亡。

image.png



10倍显微镜下观察



15005264648